非直饮水

持续性一事无成。

【氢氧】【非拟人】初见和重逢在那银河彼端

(一)

  “遥望夜空,群星闪烁......赐予我们黎明的光辉、白天的温暖和黄昏的余晖。”

  

  剧烈的燃烧、激烈的碰撞、膨胀的压力?

  最初的世界撕扯、炸裂——再骤然收束。

  之后过去了多久时间?或者说,对时间来说只是闪过了多少个瞬间?

  ——并不重要。也许有一件值得记住的事情是,从那一刻之后,宇宙开始熠熠生辉。自远处所睹的涂抹色彩的星云,映射着部分自己创造的光芒。每一个在近处最为炽烈的经历,经由黯淡的稀释,成为跨越了等量的时间与空间的风景——与它诞生的过程相比,如此的静谧、悠远,却同样的不可思议。

  

(二)

  “氢和氧的结合形成了云彩、海洋、湖泊和河流。”

  

  最初的最初,可能是在某个遥远而未知的角落,某个已经毁灭了的角落,一下不经意的触碰,掀起了热浪。伴随着诞生时刻般的热烈,以及贸然闯入的不速之客带来的爆炸,成为了其他的存在。它也许伴随着一粒尘埃漂泊过了数亿、数十亿、数百亿的历史。或者,它本身就是尘埃,静静摆渡过了数个长夜,途经了许多星体漫长而短暂的历史——甚至参与了许多。继而,新的存在以各种姿态汇聚于一处,凝聚成为能砸穿空间的重量,被陌生的呼唤捕获。

  又经过了许久时间,封存这一方天地的冰霜终于解冻——虽然与它存在的岁月相比微不足道,但等待的结果是如此动人。自己以这种陌生的存在,孕育出的新世界是如此动人;以自己的身躯创造的景象是如此动人;从此处仰望到那穿越了无尽时空的过去的自己,正照耀着现在的自己——如此动人。

  这种新的存在有时看起来亘古不变,甚至比穿梭过的亿万年的星空看起来更接近永恒。即使是与其他的物质结合,最终还是会在微不可见的燃烧中,成为在自己看来最永恒的存在——水。

  

(三)

  “氢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。”

  

  嘶——

  有什么不可见的东西在撕扯着它们。

  看不见但感觉得到,是被他们称为“电”的东西吗?

  撕扯仍在继续,自己能感受到,明显的分离——它们在分离。

  消失了...或者说,是放开了?

  透明、透明、还是透明。似乎有一种空空如也的感觉,在刚逝去的那个刹那,一闪而过。

  透明的空间里,封闭着透明的自己。

  这就是最纯粹的自己吗?没有旁的杂质,没有压力,没有...它的自己。

  封闭的空间缓缓打开,不可抑制的是失重一样的上升、上升......最后逃脱了引力——最初催促它们来到此处的陌生呼唤。途径了空气的水雾,途径了稠密的云层,去向自己的来处。背景依旧黯淡无光,近处和远处是经久不息的、熟悉的燃烧和爆炸——群星闪烁。

  

  (四)

   “If I am gone, I'll still look at you above the earth.”

  

  沉睡。长久的沉睡。

  也许自己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物质与物质的转化,见证了无数次恒星的诞生与死亡。它不知道。

  直到被这并不高的温度唤醒——起码与宇宙深处的那些燃烧相比。

  一簇淡蓝色的火焰出现在视野中,自己再次与自己撕裂,像第一次的结合一样,再一次成为新的存在。但没有爆炸,没有突兀,没有陌生感。

  这是簇拥着纯粹的我们,它想。

  久别重逢,成为那熟悉的、让人心安的存在——水。

  

  (五)

  “没有任何一个东西会回归为无,但一切东西都将因回归为它们的元素而隐退消失。”

  “有一些东西不在元素周期表里,例如光、爱情、逻辑和时间,但是这些东西我们是无法触摸的。”

  

  如果我们有一天突然因为莫名的转变而分离,独自向不同的方向漂泊,我也坚信我们会再次相见。

  因为我们曾为一体,封存在陨石的缝隙里,流经过高山和平原,一同俯瞰过这一方、自己亲自孕育的天地。因为我们一同奔腾过大地、海洋,甚至是一株松木、一颗野草的脉搏。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、无法触摸的、却真实存在的东西。

  我们无法贪求作为一种形式的永恒,因永恒的唯有变化。但也正是因此,只要我们分开——无论是在玻璃管里,或是在雷鸣惊涛中,或在宇宙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。只要分开,那么无论漂泊过多少时空,我们都将会再次相见。也许是在另一支玻璃管里,也许在一个更加遥远的角落。

  ——在某颗星体偶然溅出的尘屑上,在晨风中的花瓣上,在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眼瞳中,在一粒种子埋下土壤的瞬间,在夜空尽头安静燃烧......我们的重逢,也是生命与生命的重逢。我们总会再相见,以旧的或新的姿态——因为那些看似不真实的存在,却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存在。


  (六)

          我们最终都会重逢在银河的彼端。

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种奇妙的格式写得还蛮不熟练的(

每一段加粗的句子,英文那句来自一课一练,其余的都来自《视觉之旅:神奇的化学元素》。

之前说要写氢氧的坑终于填上了(一点)

回头再看心情安排一下碳氢氧死三角。

评论(3)

热度(91)

  1.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